张月星
5、建设智能分析摄像机30套
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出入境口、案件高发区域和治安复杂场所等重点地段安装200万像素人脸抓拍机系统30套,实现对人脸的智能识别,提升反恐预警和动态研判等能力。
6、社会资源接入平台
接口服务协议以GB/T28181-2016标准为基础,使用视频监控专线电路和VPN虚拟专网,通过部署安全边界接入设备,实现综治成员单位、行业、商业企业、服务场所和小区等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平台,实现综治成员单位和其它社会面监控资源安全接入。初期按照接入20个单位考虑。
首先与公安(含交警)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双向视频资源调用。
将县政府、人大、政协、交通、住建、教育、等20个部门监控平台或监控系统联网接入。将社会面监控资源接入,主要包括大型酒店、超市、商场、大、中型住宅小区等。
配套建设安全防护设备和系统,做到安全可控、先进可靠,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采取租用运营商IDC服务器机柜实现平台安全托管。
7、综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
1)综治视联网信息中心设计
在县综治中心、数字襄垣指挥中心(东湖展示馆内)、12个乡镇、323个政村各安装1套视频会议终端,利用已建大屏幕做显示,配套安装音箱系统。该平台通过安全隔离网闸与综治视频监控平台互联,实现视频监控图像信号和视频会议信号的统一融合。该系统具备视频会议、视频通讯、视频调解、视频信访、信息发布等功能。通过与市综治中心对接,实现全市、全省及全国联网。
1.1.建设内容与总体架构设计
视频联网主要由公安及各委办局专网、公共安全视频专网、综治视联网、互联网,符合国家《规划方案》中一总两分的结构。公共安全视频专网是为本项目规划的供公安、综治及各政府部门使用的视频网络,采用安全机制进行接入管理,是承载视频传输的主要网络;同时综治视联网面向互联网实现社会资源的接入,同时起到非IP隔离的安全区,是是实现应急会商和指挥联动的主要网络。
系统总体分区县、地市/省级两级/三级架构进行构建,上下级逐步实现级联按资源分布以及应用环境的不同,又分为公安及各委办局专网环境、公共安全视频专网环境、综治视联网和互联网环境。
在公安及各委办局专网环境中,针对目前已经建设的各级公安局的视频监控平台,可通过部署监控接入服务器的方式实现视频信号和简单控制信令的接入,并可通过各级基于视联网的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所部署的视频监控共享服务系统中获取视频图像资源。
公共安全视频专网根据设计需要和安全需求进行构建。在该网络上,省、地市和区县各级建设基于视联网融合的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兼容不同监控系统、不同品牌视频监控设备间的差异,为用户提供统一管理应用,并支持采用微信等移动方式查看和调度视频监控图像资源的操作。平台可整合本层级公安部门、政府各部门已建的视频图像资源,整合社会及各行业的视频资源,并在前端部署视频会议终端,实现视频通讯的应用。同时,基于视联网融合的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可通过视频调度指挥系统,提供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使原本以视频单向应用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升级为可以实现视频推送、双向会商和应急指挥等双向交互的视频通信功能。
综治视联网以视联网平台为基础,以视联网视频监控统一管理平台为核心,作为非IP隔离区,通过视联网视频监控接入服务器和视联网视频监控接入前端,实现互联网内社会面与行业面视频监控资源的接入和调度。
在互联网环境中,通过视联网监控视频接入服务器或视联网监控视频接入前端,将社会及行业资源接入到综治视联网平台,视联网接入服务器、视联网监控视频接入前端和综治视联网平台作为非IP安全隔离区专门用于接入和整合本层级公共网络上各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社会面视频图像资源。通过在社会和各行业商户端部署的视频会议终端,满足社会及各行业商户查看符合权限内视频监控的需求,又增加了视频通讯及紧急报警应用,使社会及各行业商户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发现紧急情况时,通过视频会终端联系辖区派出所进行报警,实现了发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应用向基层和群众延伸,也实现网内各点位间的高清视频互联互通。
在上述系统架构下,整个系统在各个层级上逐步建设和完善,最终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
1.2. 组网网络拓扑
根据前述的项目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的基本思想,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完全满足本项目需求的全系列产品和全方位的视联网综合视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
本项目按照顶层规划、分级设计的原则建设“县、乡”各级单位和社会公众以及横向接入单位全覆盖的视联网和共享平台接入。并按照“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提出的“依规建设、按需联网、整合资源、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的原则。保留原公安GB28181专网建设在各级、各地区、各部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及平台;同时将综治建设的各级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系统统筹接入视联网,避免重复建设;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视频监控系统与视联网系统对接,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视频监控接入视联网势在必行。
视频接入视联网系统后,任何具有权限的终端调用公安专网和社会监控资源中任何一个位置的监控画面和同步声音,并可与各种监测设备进行兼容和对接,将监测数据同步回传,直观的全面掌握实时动态情况,提供第一手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及科学的数据资料,大大提高了政务工作效率,并且杜绝了由于掌握资料不全面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同时视联网系统终端的多业务综合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和扩展视频监控的资源,可以同时引入公安专线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任意一路或多路视频监控画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了应用模式、实现了不同职责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本方案采用监控系统中最高级平台对接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如果一个系统分市、区县两级,首先需要保证这两级通信正常,只要在市级平台配置相应接入网关即可实现对接。如果市、区县平台相对独立,不能和上级或下级平台通信,则在这一级平台需要单独配置相应对接网关,以实现系统对接。同理逐步向下覆盖乡镇和乡村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
目前,已实现省综治、市、区县的纵向联通,本次项目建设实现与乡镇或其他综治成员单位的横线互联互通。
《竞争性谈判文件》这里不再讲解!谢谢大家!